工业设计是提高产品附加值、提高企业竞争力、提升产业链价值链、赋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,今年世界工业设计大会继续在烟台举行,有望进一步提升山东“创新设计”国际影响力。记者从山东省政府新闻办10月28日举行的发布会上了解到,山东工业设计产业走在全国前列,截至目前累计有11家企业夺得中国优秀工业设计奖金奖,总数稳居全国首位。
企业主体活力强。全省累计培育国家工业设计研究院1家、国家院培育对象2家;国家级工业设计中心43家,省级工业设计研究院2家、工业设计中心家,数量均居全国前列;覆盖了装备制造、新一代信息技术、新能源新材料等多个行业和全省16市,培育了一批工业设计骨干力量。
创新发展成果多。省政府连续举办四届“省长杯”工业设计大赛,培育和挖掘一批“三首”等创新产品,并通过产业化对接活动,促进快速大规模应用和迭代升级。高热效率柴油机、国产大飞机关键零部件、无人驾驶车辆等重大技术突破国外垄断,北京冬奥会雪蜡车、国信一号养殖工船等重大装备填补国内空白。累计有11家企业夺得中国优秀工业设计奖金奖,总数稳居全国首位。
融合赋能程度深。积极发挥工业设计在产业链上游延伸、下游拓展、横向关联、协调发展的效能作用,深入开展产业链融链固链行动,整合文化、技术、人才等创新要素,推动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。青岛举办“青岛设计节”,烟台积极打造“设计之都”,两个城市获评国家级服务型制造示范城市,济南、淄博、潍坊等市加快建设工业设计基地、园区,呈现出设计资源、创新环境、区域品牌全方位发展的态势。
发展沃土日益丰厚。山东先后成功举办三届世界工业设计大会,通过国际交流与合作高端平台,扩大了山东设计的国际影响力。相继出台推进工业设计发展的发展规划和政策措施,形成了较为完整的政策体系。目前,已有12个市举办市级工业设计赛事,激发了全省工业设计发展的积极性。据不完全统计,我省工业设计相关从业人员近2万人,26所高校开设相关专业,为全省工业设计产业发展提供了人才支撑和智力保障。
省工信厅副厅长孔庆成透露,下一步山东将重点从四个方面持续推动工业设计发展。
提升平台创新能级,推动产业生态创新。高标准建设国家工业设计研究院,加快省内布局,培育建设不同领域的省级工业设计研究院。紧盯工业母机、高端装备、前沿材料等重点领域,加强研究院基础研究和公共服务能力,加快形成建设功能完备、系统高效的公共服务体系。充分激发企业创新创业活力,支持产业链“链主”建设国家级工业设计中心,牵头组建行业性省级工业设计研究院,加快构建区域协同发展的设计生态。
强化企业能力提升,加快塑成竞争优势。推动工业设计服务链条延伸,将设计融入品牌规划、产品研发、生产制造和市场营销全周期,形成以“产品设计”为核心,关联行业联动、上下游协调发展的全产业链水平提升。发挥工业设计的统筹整合作用,加快新技术、新材料、新工艺应用,推行绿色低碳设计,塑造企业竞争力新优势。建立和完善设计中心梯次培育体系,鼓励设计企业专业化发展。持续开展“工业设计进百企”系列活动,引导中小企业重视设计创新,强化市场主体设计创新能力。
突出“四化”引领,着力打造新增长极。瞄准高端化、智能化、绿色化、服务化发展目标,突出做强集成电路、新型显示、虚拟现实等战略性新兴产业,加快工业设计与数字经济、智能制造的融合互动。组织开展工业设计交流培训活动,强化企业主要负责人、技能人才工业设计理念,积极适应制造业数字化转型要求。深入开展工业设计赋能产业链对接活动,提升工业设计在创意造型、模具设计、样机制作、原型工场建设等产业链关键环节供给能力。
深入推动交流合作,积极构建产业生态。依托世界工业设计大会、中国优秀工业设计奖等国家级宣传展示平台,唱响工业设计山东品牌。打造提升“省长杯”工业设计大赛,指导市级大赛省域覆盖,利用赛事平台筛选并储备一批优质工业设计项目和成果。进一步优化环境、健全服务、完善政策保障,支持省内外高端设计人才、机构在我省拓展合作领域,实现互惠共赢。
(大众日报客户端记者付玉婷报道)